【科学网】郭光灿院士:中国科大在合肥的复兴之道
发布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10
王敏 林思纯 桂运安
10月14日,第二届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郭光灿受邀作题为《谈谈科大在合肥的复兴之道》的报告。郭光灿认为,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使命感、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和精神,是中国科大在合肥复兴最重要的火种,使得学校在遇到种种困难后又点燃了复兴的星星之火。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大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国家使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更是推动学校迅速发展。”在报告中,郭光灿回顾了中国科大的创建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大从北京搬迁到合肥办学后面临的诸多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二次创业实现复兴的几大关键因素,阐述了中国科大在合肥的复兴之道。
中国科大到合肥办学后,在艰难困苦、濒临解体中重新崛起,是科大校史中最珍贵、最精彩的一个篇章。到底是哪些因素让中国科大在合肥实现复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1970年,我跟着运行李、家具的车子,花了三天三夜才从北京来到合肥。”郭光灿回忆道,中国科大到合肥后,面临着师资极其短缺、教学科研设备破旧等诸多问题,当时学校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最重要的问题是士气低落,很多人感觉在学校前途未卜。郭光灿认为,中国科大留校的三届毕业生是学校在合肥复兴的关键,是科大复兴的“底牌”,这批年轻的骨干充分继承了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使命感与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和精神。这种“科大精神”是科大在合肥复兴最重要的火种和精神力量。当然,钱临照先生等一批老科大人后来做了校领导,他们对科大复兴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的成功,极大增强和鼓励了科大人在复兴之路上奋勇向前的决心。”郭光灿说。CUSPEA是1979年至1989年间中国用来选拔派遣学生到美国攻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考试。该计划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物理考试由美方教授命题。当年通过CUSPEA出去的学子,很多成长为世界知名科学家。在CUSPEA执行的10年中,一共录取915名赴美学生,其中中国科大录取248名,占录取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科大毕业生摘取了其中6年的状元桂冠,录取人数和状元人数均居全国高校之首。这是中国科大历史上引以为豪的光辉一页。郭光灿表示,科大学子在CUSPEA上的成功,极大地提振了信心,让大家看到在合肥也能做出比别的学校好的成绩来。
“在落后困难的时候,中国科大想翻身必须靠创新。”郭光灿坦言,创新是中国科大复兴的灵魂。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科大抓住了创新这一要义,在教学、科研上锐意改革,首创少年班、研究生院,在全国高校中建设首个大科学工程,创设回炉班解决科大教学师资短缺的问题,输送骨干教师出国留学深造,百分之百自由选专业,对于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等,这些敢为人先的创举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也助推中国科大在复兴的道路上乘风破浪,稳居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如何突破科研条件的限制,在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开展科研?郭光灿以自己个人的成长为例,详细讲述了他追随中国科大到合肥后的诸多探索,并介绍了他在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历程,阐述了科大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发展需求,超前部署发展量子信息、火灾科学等新兴学科、执着攻关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的奥秘。
中国科大建校65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大人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牢记“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传承和弘扬抗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千生一院士,八百硕博生”和“创新之重镇,英才之摇篮”的美誉。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再次在合肥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中国科大,学校迈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18 11:14:0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45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