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教品牌,共建市校合作平台
发布时间:2011-12-26 浏览次数:108
——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召开
12月24日下午,合肥市委、市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在高新区科大讯飞公司21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听取了市校双方发展情况介绍,讨论了“十二五”期间市校合作的相关事项,达成了“打造科教品牌、共建市校合作平台”的共识。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合肥市委副书记熊建辉主持会议。
熊建辉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秘书长杨思松,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善武,副市长吴春梅,中国科大副校长陈晓剑、周先意、朱长飞,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长赵永飞等出席会议。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大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工作进展情况。他说,近几年来,科大发展的态势良好,在国内外的声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坚持的“质量优于数量”的办学理念也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发扬科大人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得到外部特别是合肥市委、市政府的进一步支持。他从做好东西校区实体连接、共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工作构想,希望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侯建国表示,近年来,合肥建设与发展的成就令人倍感振奋,中国科大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无论是科大师生,还是海内外合作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合肥正在迅速向国际化、高水平的城市转变。城市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合肥未来建设与发展中,中国科大责无旁贷。我们不仅要关注合肥的发展,更要在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将继续发挥中国科大的科教优势,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合肥,培养更多急需人才,为合肥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努力形成中国科大科技创新与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中国科大副校长陈晓剑从建立联席工作机制、促进人才与干部交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合作打造合肥科教国际品牌、共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科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六个方面作《“十二五”市校合作工作设想与建议》汇报。他说,双方将建立市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并成立市校合作联席工作小组,使双方的对话成为“常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具体研究和推进科大校园规划与建设、师生工作生活条件改善等具体工作。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善武介绍了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围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等战略,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GDP同比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省会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居省会城市第三。
周善武说,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合肥市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中国科大对合肥市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紧密携手,启动更多合作,争创更大成绩。
校党委书记许武感谢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科大的大力支持。他说,中国科大在合肥办学41年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合肥人民的热情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校园基础建设、办学环境改善和稳定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中国科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之间结下了深情厚谊。
许武说,近年来,合肥市依托科教人才等优势,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科大坚持立足合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合肥市共建了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合肥语音信息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和成果转移平台,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今后,中国科大将进一步发挥科教优势,大力推进原创性成果的转移转化,为合肥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市校合作联席工作小组切实发挥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联席会议精神,多交流、多沟通,充分发挥作用,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此前,市校双方开展了多次磋商,市委秘书长杨思松分别于12月5日和8日主持召开协调会,讨论科大建设发展的五类13个问题,解决了支持科大办学的若干具体问题,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次市校合作联席会议集中研究的六个方面议题。会议就这六个方面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会后将形成纪要。
(新闻中心、党政办公室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