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EMBA网站,请牢记我们的网址:http://emba.ustc.edu.cn,今天是:
咨询热线

0551-63492103

0551-63492022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551-63492103

邮箱:embaxg@ustc.edu.cn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科大资讯 | 科研成果速览(上)

发布时间:2023-11-26  浏览次数:10


本期目录

图片


1

中国科大提出气体递质递送高效治疗细菌和生物被膜感染

2

中国科大提出一种提升仿生珍珠母断裂韧性的新机制

3

中国科大在电子束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4

中国科大提出描述纳米通道气体输运的普适Knudsen理论模型

5

中国科大实现一氧化碳到乙酸的高效电化学转化

6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一种高光谱仿生变色材料

7

中国科大在二维磁性材料研究领域中取得系列进展



1

中国科大提出气体递质递送

高效治疗细菌和生物被膜感染



气体递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促使多种外源性供体分子及载体的设计和制备。和传统药物分子不同,以气体的方式直接吸入给药治疗需要严格控制剂量,而吸入后的气体递质快速代谢,较难到达病灶位置。由可控触发方式激活供体分子释放,可以优化气体递质的药代动力学及降低生物毒性,实现气体递质在生物体内的良好生物学效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胡进明课题组在气体递质载体的构筑和可控释放方面展开了系列工作,实现了在不同波长光触发下气体递质的可控释放,探索了气体递质在抗炎、抗菌、抗生物膜感染和治疗关节炎、促进伤口修复等方面的功能应用(Angew. Chem. Int. Ed. 2023,62, e202219153; ACS Nano 2022, 16, 20376; Angew. Chem. Int. Ed. 2022,61, e202204526; Angew. Chem. Int. Ed. 2022,61, e202207250;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1, 179, 114005; Angew. Chem. Int. Ed. 2021,60, e202112782;Angew. Chem. Int. Ed. 2021,60, 20452;Angew. Chem. Int. Ed. 2021,60, 13513;Angew. Chem. Int. Ed. 2020,59, 21864;图)。

图片

图:系统构建纳米递送载体实现气体递质局部递送和可控释放


近期,针对细菌生物膜的高耐药性及异质性微环境,胡进明课题组与刘世勇教授课题组和安徽省立医院朱晨教授课题组合作制备了一种适应生物膜异质性的胶束纳米粒子,通过两种不同的光氧化还原催化机制释放一氧化氮,并实现了在耐环丙沙星绿脓杆菌生物膜感染上的治疗(图2)。虽然光氧化还原催化已经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但是如何实现在复杂生理环境中利用光催化活化功能分子仍然具有挑战。在有氧环境中,光氧化还原催化易被氧气淬灭,作者通过在高分子链中引入叔胺分子作为牺牲剂实现了在常氧中性环境中的光催化释放一氧化氮;在酸性生物膜环境中,叔胺分子质子化发生电荷转换,增加了纳米粒子对生物膜的渗透性,在乏氧生物膜内部实现光催化释放一氧化氮分散耐药菌生物膜。通过这种对异质性环境适应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在常氧和乏氧条件下的光氧化还原催化释放一氧化氮,为在复杂微环境中通过光催化释放活性分子实现生物学应用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工作以题为“Biofilm heterogeneity-adaptive photoredox catalysis enables red light-triggered nitric oxide release for combating drug-resistant infections”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DOI: 10.1038/s41467-023-43415-8).

图片

图:含有叔胺和一氧化氮供体的聚合物共组装制备纳米胶束,通过两种不同的光氧化还原催化机制释放一氧化氮


同时,为了发展在组织深层可控释放气体递质的载体材料,胡进明课题组以超声为触发方法,实现了在水溶液中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联合释放,并成功应用于细菌感染关节炎治疗。以硫取代的3-羟基黄酮衍生物为供体分子,结合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OEGMA)成功制备了一种在水溶液中分散的聚合物材料;这种材料在超声(1.0 W/cm2)激活下,可以联合释放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并表现出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抑制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著的抗菌活性。在大鼠细菌性关节炎模型中,协同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实现了对模型疾病的优异治疗效果,本研究为制备单一组分两种供体释放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图3)。相关工作以标题为“A Single-Component Dual Donor Enables Ultrasound-Triggered Co-release of Carbon Monoxide and Hydrogen Sulfide”近期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期刊上 (DOI: 10.1002/anie.202314563).

图片

图: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共释放聚合物制备及其释放机制。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415-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314563


2

中国科大提出一种提升仿生珍珠母

断裂韧性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通过在仿生珍珠母基元片中引入纳米梯度结构,诱导基元片产生预应力从而强化其强度,最终大幅提升了材料的断裂韧性,证明了通过引入纳米结构进一步优化仿生结构陶瓷性能的可行性。相关成果以“Nanograded artificial nacre with efficient energy dissipation”为题发表于Cell出版社旗下的综合性期刊《TheInnovation》上(TheInnovation2023, 4(6), 11505)。

图片

图:具有微米尺度的“砖-泥”结构与纳米尺度梯度结构两种模型的仿生珍珠母


研究人员报道了将两种模型整合至仿生结构陶瓷中以改善其断裂韧性的方法:一种是常见的仿珍珠母微米尺度的“砖-泥”结构模型,另一种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和人工材料的纳米尺度梯度结构模型。通过构筑氧化石墨烯与有机物的混合框架,利用框架诱导矿化生长的方法制备具有氧化石墨烯梯度的仿生珍珠母(GAN),由于碳酸钙矿物非经典成核生长过程中非晶碳酸钙能够容纳更多的杂质分子,在其逐步结晶熟化过程中,氧化石墨烯杂质分子将被排除到晶体外侧,从而使得石墨烯在基元片两侧逐渐累积形成梯度分布。材料具备天然珍珠母的典型特征,包括层中出现的燕尾形状和波纹结构;适量添加氧化石墨烯不会明显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且基本不会对矿化的矿物含量产生影响;另外,氧化石墨烯可以和碳酸钙产生一定的作用,轻微影响其结晶。通过拉曼技术可以验证石墨烯主要分布在矿物层的外层,内测较少,呈现梯度分布趋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孟玉峰为第一作者,我校俞书宏院士和茅瓅波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3)00133-9


3

中国科大在电子束催化还原

二氧化碳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马骏团队利用皮秒脉冲辐解技术建立一种全新的高时间分辨界面催化反应研究方法,直接观测二氧化碳自由基(CO2•–)在纳米催化剂界面上自纳秒至秒尺度内的中间态结构及其瞬态动力学过程。实验识别了铜、金、镍三种典型金属催化剂界面上CO2•–的特征中间体结构及其反应动力学,并深入考察了催化剂尺寸和电解质中阳离子对中间体界面稳定的重要影响。实验成果阐明了 CO2•–界面稳定过程的反应机理,为深入理解二氧化碳选择性还原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研究成果于11月6日以“Direct time-resolved observation of surface-bound carbon dioxide radical anions on metallic nanocatalysts” 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片

图:CO2•–的界面反应机理研究及中间体瞬态吸收光谱


该研究涵盖了从瞬态基元反应到稳态中间体的广阔时间尺度,填补了二氧化碳中间体在金属催化剂表面的选择性稳定机制的实验空白。不仅建立了二氧化碳中间体纳秒-秒反应动力学与金属选择性辐射催化CO2还原性能之间的联系,还提出了普适于以自由基化学为基础的光、电催化的界面反应动力学的时间分辨研究技术,为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提供崭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姜志文为第一作者,法国国家研究中心Mehran Mostafavi教授和核科学技术学院马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2936-6


4

中国科大提出描述纳米通道

气体输运的普适Knudsen理论模型



我校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的王奉超研究团队在纳米通道气体输运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普适的Knudsen理论模型,适用于定量描述任意壁面粗糙度的纳米通道内的气体流量。11月15日,该研究成果以A generalized Knudsen theory for gas transport with specular and diffuse reflection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7386, 2023)。

我校近代力学系计算力学实验室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Smoluchowski修正模型的局限性,并指出了该模型在处理光滑壁面通道时理论值发散的原因。不同于前人关注镜面反射对气体流量的增强效应,我校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了镜面反射减少气体耗散流量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普适的Knudsen理论模型。该模型经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证明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壁面粗糙度、不同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的通道,为描述自由分子流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图片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的资助。模拟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算中心和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104-6


5

中国科大实现一氧化碳到乙酸的

高效电化学转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课题组通过原位还原铜硝石,研制了一种具有高密度堆垛层错的衍生铜催化剂。堆垛层错作为结构缺陷使铜的d带中心上移,增加d电子向CO的 2π*反键轨道的捐赠作用,从而加强*CO的吸附,提高*CO覆盖度。这种高*CO覆盖度促使反应通过*CO-COH→*C=C=O途径向乙酸转化(图1)。相关成果近日以《Gerhardtite as a Precursor to an Efficient CO-to-Acetate Electroreduction Catalyst》为题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2023, 145, 44, 24338–24348)。

研究人员通过激光辐照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纳米铜硝石Cu2(OH)3NO3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一系列结构表征表明,在电还原预处理过程中,Cu2(OH)3NO3可以经过显著的原子结构重排,产生丰富的堆垛层错缺陷结构。

图片

图:堆垛层错提高*CO覆盖度促进乙酸生成示意图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博士研究生吴志征、博士后张晓隆、博士研究生杨朋朋和牛壮壮。相关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9255


6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一种高光谱

仿生变色材料



植被是典型的地面背景,针对植被的高光谱材料一直是工程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植物叶片具有独特的太阳光谱反射特征,材料需要在整个太阳光谱内与叶片光谱特征一致;另一方面,植物叶片的颜色及光谱特征会发生变化,材料需要具备变色能力。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难题,基于仿生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光谱变色材料(图1)。该材料能模仿落叶植被在绿色和黄色之间的变色现象,且在两种色态下均能复现植物叶片的太阳光谱反射特征。相关研究成果以“A Color-Changing Biomimetic Material Closely Resembling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Foliage”为题在线发表在材料领域知名期刊《Small》。

研究团队从植物叶片的变色机制中获得灵感,提出一种将绿色动态颜料与黄色静态颜料复合的颜色变化模型(图2)。绿色动态颜料具有着色态和褪色态两种色态,当其呈着色态时会掩盖静态颜料的颜色,而当其呈褪色态时静态颜料的颜色就会显现。基于该仿生思想,研究团队将热致变色微胶囊颜料与钛铬黄颜料复合,利用溶液铸膜法制备了以聚乙烯醇为基材的变色仿生材料。该仿生材料的颜色变化通过施加外部温度刺激来切换,并且具有双稳态特性,两种色态均能在常见的户外环境中稳定存在。

图片

图:变色仿生材料的设计思路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博士生黄子真。我校龙林爽特任研究员、叶宏教授和刘明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和中国科大启动经费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3966


7

中国科大在二维磁性材料研究领域

中取得系列进展



近年来,二维(2D)材料因具有独特的与自旋相关的物理性质(范德华材料的磁子激子耦合行为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非常规磁现象等)而引起了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具有磁性(铁磁和反铁磁)的二维材料更是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的首选材料。然而,由于反铁磁缺乏净磁化强度以及外磁场响应能力,准确识别它们的磁结构、进而深入理解其反铁磁衍生效应仍然是一个严酷挑战,这极大地限制了二维反铁磁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而对于二维铁磁材料而言,如何寻找到居里转变温度高于室温的体系则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则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闫文盛教授课题组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开展了二维磁性材料设计调控、微观结构和宏观磁性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J. Am. Chem. Soc. 2015, 137: 2622; Small, 2017, 13(39): 1701389; Acs. Appl. Mater. Inter., 2018, 10(37): 31648; Acs. Appl. Mater. Inter., 2019, 11(34): 31155;Nat. Commun., 2019, 10(1): 1584;Nat. Commun., 2021, 12(1): 1854;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3): 7251-7258)。近日,闫文盛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在二维反铁磁材料和铁磁性材料的磁性设计调控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1

探测范德华材料VPS3中的Néel型反铁磁序

和相干磁子-激子耦合行为

二维范德华(vdW)反铁磁材料由于具有太赫兹共振、多维磁序态和超快自旋动力学等特征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在自旋-轨道纠缠激子态和电子自旋转矩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为了探究二维反铁磁材料的磁构型及其衍生效应,研究团队利用非线性二次谐波(SHG)和拉曼(Raman)光谱技术研究了层状反铁磁单晶VPS3,揭示了具有面外各向异性的二维反铁磁体VPS3中的Néel型反铁磁序,发现这种长程反铁磁序在超薄极限下仍然存在(图1)。随后,团队首次在单层WSe2/VPS3异质结中检测到了Néel型反铁磁序诱导的强层间激子-磁子耦合(EMC)及其所产生的增强激子态。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上首次用实验方法证实了VPS3的精细磁结构,而且发现了基于此构型诱发的强激子-磁子耦合行为。这为二维反铁磁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光学途径,并促进了它们在磁-光和光-自旋电子器件中的潜在应用。研究成果近期以“Probing the Néel-Type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and Coherent Magnon–Exciton Coupling in Van Der Waals VPS3”为题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Adv. Mater. 2023, 35(30): 2300247)

图片

图:(a)温度依赖的SHG图形,(b)提取的SHG强度拟合,(c)解理的VPS3光学照片,(d-f)不同厚度VPS3样品的SHG图形

2

二维半导体金属有机材料中本征的室温铁磁性

寻找和制备具有室温铁磁性的二维(2D)磁性半导体仍然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且在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通过配体裁剪策略来调节Cu二聚体的内部Cu离子的距离,引入局部的晶格应力,可以赋予二维半导体反铁磁材料Cu-MOF固有的室温铁磁耦合特性。采用具有元素分辨性的X射线磁圆二色性(XMCD)技术,为本征的铁磁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证据。详尽的结构表征证实,磁耦合的变化是由Cu二聚体中Cu原子之间的距离的增加从而导致d电子的占据态的增加而引起的。理论计算表明,铁磁耦合随着Cu-Cu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从而抑制了最近邻Cu原子的3d轨道之间的杂化。该工作为设计和制造基于MOF的半导体室温铁磁材料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并促进了它们在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实际应用。

研究成果近期以“Intrinsic room-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n a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为题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NatCommun. (2023).DOI : 10.1038/s41467-023-42844-9。

图片

图:(a)Cu-MOFs的合成过程示意图,(b)Cu-MOFs的EXAFS谱图,(c)300K的磁滞回线谱图,(d)Cu的磁圆二色信号图

3

菱形晶格的金属有机骨架中经典自旋液体行为

几何自旋阻挫系统因能使材料产生新奇物相以及独特的物理现象而成为凝聚态物理中最具吸引力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课题组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在一个菱形晶格的Fe-MOF材料中发现了经典的自旋液体行为。在Fe-MOF中,具有高自旋态S = 5/2的Fe离子形成一个二维菱形格子。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证明了相邻Fe3+离子间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同时利用four-state计算方法,得到相邻的Fe3+离子之间的交换积分比值为0.72,表明了无序自旋态的潜力,为实现类自旋液体态提供了可能性。交直流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直至400 mK也不存在长程磁序,同时排除了自旋玻璃态的可能性。进一步通过零磁场的比热测试得到与磁贡献相关的一次项系数γ项的存在,同时γ值还呈现磁场独立性。此外,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比热的峰值位置向更高的温度移动;而极低温至180 mK的比热测试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峰,表明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都不存在长程磁有序。这些特征为自旋液体行为提供了明确和实际的证据。研究成果以“Classical spin liquid state in a rhombic lattice metal-organic framework”为题发表在《纳米研究》上Nano Res. (2023).DOI:doi.org/10.1007/s12274-023-6036-9。

图片

图:菱形晶格中的自旋液体行为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合肥光源(NSRL)、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的宝贵机时支持,也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大科学中心重点研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基金资助。